大数据杀熟现象
-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2018年3月,“大数据杀熟”这个词进入大家视野,不过这一现象或已持续多年。有数据显示,国外一些网站早就有之。大数据杀熟当选为2018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 2021年1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中消协指出,部分互联网平台利用算法技术进行大数据杀熟,损害了网络领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应加强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 杀熟是怎么个“杀”法呢?首先,平台利用低价吸引用户,增加用户消费的可能。等到用户在平台的消费习惯被培养起来,成为平台的忠实用户之后,一般会选择充值会员。因为从理论上来讲,充值会员将帮助用户在消费时获得更多优惠。 其实不然,当用户在成为忠实用户之后,平台的“割韭菜”行为也随之开始。基于大数据技术,利用熟客的信任,骗取熟客的钱财,这才是平台精心打的“小算盘”。 业界分析称,当一个平台成为行业垄断者的时候,它也就有了大数据“杀熟”的资格。低价圈市场形成垄断,之后再进行提价“杀熟”,行业垄断者的套路无一不是如此。 各个平台行业巨头应该意识到,虽然手握大数据的优势,但是靠薅消费者羊毛的方式终究是走不远。作为各个领域内的头部企业,各大平台也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