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应试教育下,不同人物的需求分析
-
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当前主流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更多存在于辅导机构、私立学校等。与之相对应,K12产品的用户分为老师、学校管理层、学生、家长四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场景和需求,那么,他们的需求分别是怎样的呢? 教师:教师是K12教学场景中重要的参与者,承担着辅导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每个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英语听力、口语练习,物理化学的实验,生物课的观察生物。备课是老师课前最重要的任务。上课是老师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讲解知识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下,注重反馈的即时性;另外,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将所有学生不懂的地方讲清楚,是上课的一大痛点。 学校管理层:学校管理层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基层力量,校园环境、校园信息化建设均与学校管理层息息相关。学校管理层关注的是学校整体的表现,如升学率、老师绩效、学校建设成果等,以及响应上级教育局教育政策,如“三通两平台”。 学生:K12阶段的学生年龄段大致分布在7-18岁,对于K12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可能有一部分孩子从心底讨厌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以及如何让孩子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学完该学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家长:家长用户差异明显,家长群体特征差异比较明显,如一二线城市/教育观/家庭收入等都会影响群体差异,各家教育公司以科技为驱动力,通过大数据持续收集家长用户画像,此外,像极光之类的行业调研也会定期产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