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IT社区
    • 注册
    • 登录
    • 搜索
    • 主页
    • 问答
    • 话题
    • 热门
    • 圈子
    • 工作机会
    • 活动
    • 项目
    1. 主页
    2. q464824151
    • 资料
    • 关注 0
    • 粉丝 0
    • 主题 42
    • 帖子 43
    • 最佳 1
    • 有争议的 0
    • 群组 0

    q464824151

    @q464824151

    1
    声望
    1
    资料浏览
    43
    帖子
    0
    粉丝
    0
    关注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q464824151 取消关注 关注

    q464824151 发布的最佳帖子

    • Java反射

        反射的思想就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确定和解析数据类的类型。反射是对于在编译期无法确定使用哪个数据类的场景,通过反射可以在程序运行时构造出不同的数据类实例。
      f24d97c2-ebf3-46b7-887d-520facc88760-image.png
      Java 反射的主要组成部分有4个:
        Class类:所有运行在内存中的所有类都是该 Class类的实例对象,每个 Class 类对象内部都包含了本来的所有信息。永远记住:通过反射去做任何事,先找 Class 准没错!
        Field类:这是一个描述一个类的属性,它的内部内部包含了该属性的所有信息,例如数据类型,属性名,访问修饰符······
        Constructo方法:它是描述一个类的构造方法,内部包含了构造方法的所有信息,例如参数类型,参数名字,访问修饰符等。
        Method方法:它描述了一个类的所有方法(包括抽象方法),同时内部包含了该方法的所有信息,与Constructor十分的类似,而不同之处是Method 方法拥有返回值类型信息,Constructor构造方法是没有返回值的。
      7e9e948b-8e25-4d42-b1a2-5048f04f8540-image.png

      发布在 极客生涯 java反射 java
      q464824151
      q464824151

    q464824151 发布的最新帖子

    • 用栈演示表达式4*6^(3+3*3-2*3)-8 的求值过程

      用栈实现算术表达式的运算,需要两个栈:一个用于保存操作数,一个用于保存操作码(运算符)。
      当一直扫描到第一个减号(-)时,两个栈都是在进行入栈操作。
      a0d63042-eca8-411b-84e4-96baf201ba9a-image.png
      因 -(减法)运算符优先级低于optStack栈顶的运算符。这时从optStack栈中弹出,再从numStack中弹出3和3 两个操作数,进行乘法运算33=9,并把结果压入numStack栈中。
      7f6fe5dd-f8cb-467e-9a77-337b2fac37c9-image.png
      计算完成后,因-(减法)和+(加法)的优先级相同,栈内优先。此时,把+从optStack栈中弹出,并从numStack中相继弹出9和3,计算3+9=12,并把结果压入numStack栈中。
      a1100686-6b6a-4eef-bcf8-23a3aa284f72-image.png
      因-(减法)优先级大于栈中(的优先级,-入栈。
      def3d747-1140-4606-b2be-ee8d27d523f3-image.png
      继续扫描,直到遇到右括号。
      a1c77428-683f-4179-97ec-f1425f23ccc3-image.png
      因右括号的优先级最低,或者说表示子表达式到此结束,此时从optStack栈中依次弹出运算符,从numStack中相应弹出 2 个操作数,计算后把结果压入numStack中,直到在optStack栈中遇到左括号。
      弹出
      对3和2进行计算。并把结果6压入numStack中。
      f09f5337-6970-4901-b65a-59b48560fcd7-image.png
      弹出-运算符,并对numStack栈中的12和6进行计算。
      19362635-f0e2-42eb-9a23-503ceb4644cd-image.png
      (出栈,表示由括号表示的子表达式计算结束。继续扫描到第二个-
      825eaee7-63ec-4e00-b748-12ba3d85aa27-image.png
      因-优先级小于^,先做6^6=46656乘方运算 。
      ce0f2f48-1beb-42dd-86fe-02d99513282e-image.png
      -优先级小于*,继续做乘法运算,46656*4=186624。
      0facabb1-929c-4a6f-afb8-7f4b7381183b-image.png
      -入栈,最后一个数字 8入栈。
      75c7d33f-1362-47fc-8171-87bade19cbae-image.png
      因整个表达式结束,弹出-,做最后的减法运算186624-8=186616。整个表达式结束,numStack栈顶的结果为表达式的最后结果。
      cc16784a-fcd0-4ffc-8c10-585c45462f27-image.png

      发布在 技术答疑 用栈演示表达式求值过程
      q464824151
      q464824151
    • 冗余备份的重要性

      如今社会,网络是各个产业的新的血脉,网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导致断网、延迟丢包等很可能会导致生产作业停滞,造成较经济损失,为此冗余备份至关重要,从链路和节点我总结出了几种冗余备份方式。
      二层设备使用到STP类的协议、链路聚合。三层设备使用动态路由、VRRP、VGMP(华为防火墙专用)。

      • 链路备份方法: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链路部分,是非常容易出现故障的,比如光纤被施工队挖断了、光收发损坏、水晶头老化等等问题,都会导致网络断路,从而“收获投诉”。可以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去解决。

      • 有线链路备份:所以在一般的网络设计中,会敷设多条网络的链路,比如比较重要的汇聚点之间设备敷设两条光纤,在某条光纤出现链路故障时候可以进行手动的切换(手动接线)。当然可以通过设备,如果是二层交换机设备,可以配合链路聚合实现负载均衡和带宽叠加。
        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两种情况。
        203d9aed-df09-4a44-a941-06828b4bf02d-image.png
        备份线:交换机/路由器<->终端设备 设置多条链路,某条链路故障时候可以手动更换到新的链路
        备份线后,链路聚合:交换机<->交换机 设置多条链路,链路互相连接到同一个设备,设置链路聚合绑定(注意开启STP类的协议)

      发布在 技术答疑 冗余备份的重要性
      q464824151
      q464824151
    • 讲讲 trylock、lock方法

      lock 锁设计上的核心成员:锁状态、锁拥有者、等待队列;源码方面:在 ReentrantLock 中 使用了关键成员是同步器AQS(源码中的Sync)
      1194a160-bc96-454b-a477-caff9c268d2e-image.png

      • trylock方法:获取锁/是否锁成功;锁的状态,0 代表未占用锁,大于0 则代表占用锁的次数。首先当前线程以CAS的方式,尝试将锁的状态从0修改成1,就是尝试获取锁。
        获取到了就把当前线程设置给AQS的属性exclusiveOwnerThread,也就是指明当前锁的拥有者是当前线程。

      • lock方法:加锁。非公平锁模式,首先当前线程以CAS的方式,尝试将锁的状态从0修改成1,就是尝试获取锁。获取到了就把当前线程设置给AQS的属性exclusiveOwnerThread,也就是指明当前锁的拥有者是当前线程。

      当前锁已经被占用,线程会进入等待队列,不断地抢锁,抢到锁直接从等待队列弹出,否则判断线程的状态是否需要挂起(阻塞),这里循环抢锁,不断调用了尝试获取锁的方法,也利用了CAS思想。

      发布在 技术答疑 trylock、lock方法
      q464824151
      q464824151
    • Spring Cloud 与 K8S 对比

      两个平台 Spring Cloud 和 Kubernetes 非常不同并且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同特征。
      1c9945e7-afe5-48b9-8168-b511730c7974-image.png
      两种架构处理了不同范围的MSA障碍,并且它们从根本上用了不同的方法。Spring Cloud方法是试图解决在JVM中每个MSA挑战,然而Kubernetes方法是试图让问题消失,为开发者在平台层解决。

      Spring Cloud在JVM中非常强大,Kubernetes管理那些JVM很强大。同样的,它就像一个自然发展,结合两种工具并且从两个项目中最好的部分受益。

      可以看到,里面差不多一半关注点是和运维相关的。这么看来,似乎拿spring cloud和kubernetes比较有点不公平,spring cloud只是一个开发框架,对于应用如何部署和调度是无能为力的,而kubernetes是一个运维平台。

      也许用spring cloud+cloud foundry去和kubernetes比较才更加合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加入了cloud foundry的paas能力,spring cloud仍然是“侵入式”的且语言相关,而kubernetes是“非侵入式”的且语言无关。

      发布在 技术答疑 k8s spring cloud
      q464824151
      q464824151
    • MySQL数据库深分页查询优化

      MySQL 同步 ES 流程如下:
      通过定时任务的形式触发同步,比如间隔半天或一天的时间频率
      同步的形式为增量同步,根据更新时间的机制,比如第一次同步查询 >= 1970-01-01 00:00:00.0
      记录最大的更新时间进行存储,下次更新同步以此为条件
      以分页的形式获取数据,当前页数量加一,循环到最后一页
      在这里问题也就出现了,MySQL 查询分页 OFFSET 越深入,性能越差,初步估计线上 MCS_PROD 表中记录在 1000w 左右
      如果按照每页 10 条,OFFSET 值会拖垮查询性能,进而形成一个 "性能深渊"
      同步类代码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优化方式:
      采用游标、流式方案进行优化
      优化深分页性能
      45a4fe51-26d7-4590-9e92-2395d2501da8-image.png
      MySQL 耗费了 大量随机 I/O 在回表查询聚簇索引的数据上,而这 100000 次随机 I/O 查询数据不会出现在结果集中
      如果系统并发量稍微高一点,每次查询扫描超过 100000 行,性能肯定堪忧,另外 LIMIT 分页 OFFSET 越深,性能越差

      发布在 技术答疑 mysql 数据库深分页查询优化
      q464824151
      q464824151
    • 需要拥有什么才能达到丝滑的消息治理
      • 强大的监控体系:服务端监控。MQ本身就是一个程序,那么这个程序本身的健康状况我们需要关注,假设我们的MQ是Java开发的,那么JVM指标也需要监控。同时发消息的耗时啊等等都需要监控。

      • 服务器层面监控:无论你的MQ是部署在物理机上还是容器上,MQ都依赖它。所以对于服务器层面的监控也是必不可少。像CPU, 内存,磁盘IO,网络等等。

      • 业务层面监控:消息堆积对在线业务场景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具备实时监控的能力。当有消息堆积时及时通过 告警机制通知业务团队进行处理。

      • QPS飙升:当整个集群或者某个Topic级别的消息发送量在1分钟之内极度飙升,那么需要及时关注。因为很有可能会超过MQ本身的承受范围,同时消费方也会产生堆积问题。

      • 死信消息:当消费者消费某条消息一直失败的时候,已经超过了最大重试次数,这条消息会进入死信队列。这块也是需要及时监控,因为一旦有死信消息,也就是意味着你的消费逻辑存在问题,需要及时修复。

      • 消费失败率:当消费方消息消息,频繁失败的时候,也需要有对应的监控告警。这个其实在MQ的client包里面就可以进行数据的埋点上报。

      • 强大的运维体系:集群自动化部署:当规模到达一定的时候,一定要具备高度自动化的能力。就像云产品一样,今天业务团队需要一个新的集群,直接走工单审批,等审批通过后集群自动创建好。

      • 集群弹性扩容:有了自动化部署后,弹性扩容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集群的QPS超过了本身能够承载的量,必然会进行限流,但是一旦限流,也就意味着业务功能有损。所以具备弹性扩容的能力非常重要,最好是自动化的弹性扩容。

      资源隔离也十分的非常重要,我们用MQ也是不同的业务场景,不同的场景对稳定性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线交易场景的稳定性肯定要高于一些后台操作类的场景。

      比如订单会将订单的生命周期通过消息的形式发送出去,各个业务域按需进行订阅。如果订单的集群跟其他业务共用一套,当其他业务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那么就会影响订单的消息,所以要针对业务场景进行资源的隔离。

      • 强大的治理后台:Topic&Group管理:Topic和Group的管理是最基本的功能,每个迭代都会有新增的Topic和Group,所以能够通过后台快速创建Topic和Group至关重要。
        同时也能查看Topic中的消息,Group的在线情况,消费情况等等信息。

      • 账号权限体系:当公司组织规模大了后,严格的账号权限体系必不可少。无论是Topic和Group的创建,还是消息查询的权限,MQ吞吐量的数据等等,都需要严格控制权限,不能随意公开。其次,对于操作类的申请,要结合审批流进行多层审批,提高安全系数。

      • 消息轨迹:消息轨迹在实际排查问题的时候非常有用,通过消息轨迹,我们可以查看某条消息到底有没有被消费?是谁消费了这条消息?消费耗时了多久?这个功能在很多MQ中都是支持的。

      • 消费位重置:消费位重置指的是通过后台,我们可以将消费点进行倒退到某一个时间点,然后重新将这个时间点之后的消息进行投递,让消费者再消费一次的操作。一般情况下这个功能是用不到的,但是某些场景还是有可能用到。

      其实最常用的就是某一条消息进行重新投递,比如我们在测试环境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然后想验证下,这个时候可以去后台将这个消息重新投递一次,然后再观察下日志,去排查问题。
      0ffbdce5-c5a9-4c3c-8663-364a5e366c79-image.png

      发布在 技术答疑 消息治理
      q464824151
      q464824151
    • 模块依赖和启动模块

       一个业务应用通常由多个模块组成,ABP 框架允许您声明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一个应用必须要有一个启动模块。启动模块可以依赖于其他模块,其他模块可以再依赖于其他模块,以此类推。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模块依赖关系图:
      02d1ffef-074f-48d8-a719-3d10afb10fe2-image.png
       如果所示,如果模块 A 依赖于模块 B,则模块 B 总是在模块 A 之前初始化。这允许模块 A 使用、设置、更改或覆盖模块 B 定义的配置和服务。对于示例图,模块初始化的顺序应该是:G、F、E、D、B、C、A。

       模块生命周期:AbpModule中定义的生命周期方法,除了上面看到的ConfigureServices和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下面罗列其他生命周期相关方法:

      • PreConfigureServices: 这个方法在ConfigureServices方法之前被调用。它允许您配置服务之前执行的代码。
      • ConfigureServices:这是配置模块和注册服务的主要方法。
      • PostConfigureServices: 该方法在ConfigureServices之后调用(包括依赖于您模块的模块),这里可以配置服务后执行的代码。
      • OnPre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 这个方法在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之前被调用。在这个阶段,您可以从依赖注入中解析服务,因为服务已经被初始化。
      • OnApplicationInitalization:此方法用来配置 ASP.NET Core 请求管道并初始化您的服务。
      • OnApplicationInitialization: 这个方法在初始化阶段后被调用。
      • OnApplicationShutdown:您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实现模块的关闭逻辑。

      带Pre…和Post…前缀的方法与原始方法具有相同的目的。它们提供了一种在模块之前或之后执行的一些配置/初始化代码,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使用到。

      发布在 技术答疑 abp 框架
      q464824151
      q464824151
    • 一起创建并配置一个

        创建 Filter 需要实现 javax.servlet.Filter 接口,或者继承实现了 Filter 接口的父类。Filter 接口中定义了三个方法:
      init方法:用于Web 程序启动时被调用,用于初始化 Filter。
      doFilter:在客户端的请求到达时被调用,doFilter 方法中定义了 Filter 的主要处理逻辑,同时该方法还负责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 Filter 或 Servlet。
      destroy:在 Web 程序关闭时被调用,用于销毁一些资源。
      2f4ea54d-e3d7-4039-bf2f-beb0bf2dd8d3-image.png
      init 方法的 filterConfig 参数封装了当前 Filter 的配置信息,在 Filter 初始化时,我们将 Filter 的名称打印在控制台。

        doFilter方法定义了 Filter 拦截到用户请求后的处理逻辑,filterChain.doFilter(servletRequest, servletResponse);指的是将请求传递给一下个 Filter 或 Servlet,如果不添加该语句,那么请求就不会向后传递,自然也不会被处理。在该语句之后,可以添加对响应的处理逻辑(如果要修改响应的 Header,可直接在该语句之前修改;如果要修改响应的内容,则需要在该语句之后,且需要自定义一个 response)。

        destroy 方法中,我们输出 "Filter 被回收" 的提示信息。在下面的代码中,setFilter 方法用于设置 Filter 的类型;addUrlPatterns 方法用于设置拦截的规则;setName 方法用于设置 Filter 的名称;setOrder 方法用于设置 Filter 的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bbdf558a-d559-4a7a-8b14-cedd8a7b069b-image.png

      发布在 技术答疑 filter
      q464824151
      q464824151
    • 浅聊一下过滤器和拦截器

        过滤器 Filter 是 Sun 公司在 Servlet 2.3 规范中添加的新功能,其作用是对客户端发送给 Servlet 的请求以及对 Servlet 返回给客户端的响应做一些定制化的处理,例如校验请求的参数、设置请求/响应的 Header、修改请求/响应的内容等。
        Filter 引入了过滤链(Filter Chain)的概念,一个 Web 应用可以部署多个 Filter,这些 Filter 会组成一种链式结构,客户端的请求在到达 Servlet 之前会一直在这个链上传递,不同的 Filter 负责对请求/响应做不同的处理。 Filter 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2215e762-7ac1-434d-b3ad-cb40417152a1-image.png
        拦截器 Interceptor 是 Spring MVC 中的高级组件之一,其作用是拦截用户的请求,并在请求处理前后做一些自定义的处理,如校验权限、记录日志等。这一点和 Filter 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Filter 在请求到达 Servlet 之前对请求进行拦截,而 Interceptor 则是在请求到达 Controller 之前对请求进行拦截,响应也同理。
        与 Filter 一样,Interceptor 也是 AOP 编程思想的体现,且 Interceptor 也具备链式结构,我们在项目中可以配置多个 Interceptor,当请求到达时,每个 Interceptor 根据其声明的顺序依次执行。
        postHandle 方法和 afterCompletion 方法执行的前提条件是 preHandle 方法的返回值为 true。如果 Controller 抛出异常,那么 postHandle 方法将不会执行,afterCompletion 方法则一定执行。
      69245200-2b78-4aa9-b069-3d86bc0408ca-image.png

      发布在 技术答疑 过滤器 拦截器
      q464824151
      q464824151
    • 哈希函数

        哈希函数,或者叫散列函数,是一种从任何一种数据中创建一个数字指纹(摘要)的方法,散列函数把数据压缩压缩(或者放大)成一个长度固定的摘要。

        哈希函数的输入空间(文本或者二进制数据)是无限大,但是输出空间(一个固定长度的摘要)却是有限的。将「无限」映射到「有限」,不可避免的会有概率不同的输入得到相同的输出,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碰撞(collision)。

        一个简单的哈希函数是直接对输入数据/文本的字节求和。它会导致大量的碰撞,例如 hello 和 ehllo 将具有相同的哈希值。

        更好的哈希函数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案:它将第一个字节作为状态,然后转换状态(例如,将它乘以像 31 这样的素数),然后将下一个字节添加到状态,然后再次转换状态并添加下一个字节等。这样的操作可以显着降低碰撞概率并产生更均匀的分布。
      一个好的「加密哈希函数」必须满足抗碰撞(collision-resistant)和不可逆(irreversible)这两个条件。
        抗碰撞是指通过统计学方法(彩虹表)很难或几乎不可能猜出哈希值对应的原始数据,而不可逆则是说攻击者很难或几乎不可能从算法层面通过哈希值逆向演算出原始数据。一个理想的加密哈希函数,应当具有如下属性:

      • 快速:计算速度要足够快;
      • 确定性:对同样的输入,应该总是产生同样的输出;
      • 难以分析:对输入的任何微小改动,都应该使输出完全发生变化;
      • 不可逆:从其哈希值逆向演算出输入值应该是不可行的。这意味着没有比暴力破解更好的破解方法。
      • 无碰撞:找到具有相同哈希值的两条不同消息应该非常困难(或几乎不可能)。

        现代加密哈希函数(如 SHA2 和 SHA3)都具有上述几个属性,并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各种现代编程语言和平台的标准库中基本都包含这些常用的哈希函数。
      14317646-c8e4-4e72-af4f-aa5485b8170f-image.png

      发布在 极客生涯 哈希函数
      q464824151
      q464824151